Window of Wenyuan
文苑之窗
文藝作品
“獨在異鄉為異客”讓在外漂泊的我如一顆漂泊的種子,隨風輾轉,卻總在夜深人靜時,被一種熟悉而溫暖的味道牽引。那便來自故鄉的呼喚,一個充滿濃郁陜北風情的小縣城——清澗。它不僅是我心中那片黃土高原上的一抹“綠意”,更是孕育了我最初味蕾的記憶“搖籃”。
記得小時候,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,母親總會忙碌于灶臺旁,將金黃色的玉米粒磨成細膩的小顆粒,慢慢熬煮成一鍋香氣撲鼻、熱氣騰騰的玉米糊糊。那香氣,如同黃土地上的“陽光”,溫暖而質樸,每一口都承載著家的溫度和愛的味道。“一粒粒玉米,熬成鄉愁的濃稠”這是我偶然寫在紙上的一句話,它像極了我對玉米糊糊的執著情感和對家鄉的深深懷念。
如今,遠離了那片熟悉的土地,我對兒時的味道愈加懷念。每當我在異鄉的街頭偶遇一碗玉米糊糊,那些關于家的記憶便如潮水般涌來,讓我難以自抑。那一碗簡單的玉米糊糊不僅僅是食物,更是歲月的沉淀,情感的寄托。在忙碌的工作間隙,當我再次品嘗到它的味道,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炊煙裊裊、歡聲笑語的黃昏,回到了母親身邊,聽她講著動人的故事,看父親在夕陽下忙碌的身影。
“清澗的皎月,影射玉米糊糊的甜”仿佛為我勾勒出一幅幅溫馨的畫面。每一顆玉米,都是家鄉的“音符”;每一滴汗水,都是質樸人兒辛勤的見證。這碗普通的玉米糊糊,對我來說,卻是一份無法割舍的鄉愁,是心底最柔軟的部分。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我不但學會了堅強,還學會了隱忍,但那份對家鄉的思念,卻如同那碗玉米糊糊一樣,越熬越“稠”,越品越“香”。
它一直在提醒我,無論走多遠,都不能忘記自己從哪里來,不能忘記那片養育了我的黃土地,以及那些簡單而純粹的快樂時光。這碗玉米糊糊,讓我下定決心,終有一天我一定會帶著這份鄉愁,回到清澗,回到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,再次坐在那熟悉的灶臺旁,與家人一起分享一碗熱騰騰的玉米糊糊,讓那熟悉的味道,再次溫暖我的心房,讓我始終銘記,家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。(任蓉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