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新聞中心
媒體報道
“發電綜合成本平均降低了0.20元/度左右,氨水消耗量每日減少20噸左右,同比降低了46%左右,日增加摻燒煤泥烘干量約80噸,煙氣各項數據穩定達標排放,發電裝置逐步向長周期高效穩定運行態勢發展,3月份當月降本增效約520萬元。”這是一個多月時間,降本增效工作在發電動力車間的新成績、新突破。優異表現的背后,是東鑫垣公司闖新路、試新招,找準突破口、全員齊努力的具體體現。
今年以來,面對嚴峻復雜的市場形勢,在東鑫垣公司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下,一場以“保生存、保穩定、保發展”為主題的大思考、大討論、大動員活動在各部門、中心、車間廣泛開展,廣大干部職工以全面完成“治虧創效攻堅年”各項目標任務為導向,以效益最大化為中心,同算一筆賬、共辦一件事、擰成一股繩,抓機遇、謀發展、穩生產、拓市場、搶效益,開出了一套降本增效的“良方”。
抓指標管控,人人肩上擔責任。以日成本核算為指引,細化推進日成本核算進橫大班組,班班運行數據比對,用解剖麻雀思維,找準問題根源,制定有力措施。指標運行結果和車間績效、個人績效層層掛鉤。“通過對工藝流程的全面剖析,我們發現設備故障率高、重視產出忽視投入、工序工藝銜接較差是影響生產的主要因素。”發電動力車間負責人雷剛介紹,“我們發動職工共同參與,加強檢查維護,班前、班后、日常點巡檢,和維修單位加強溝通,抓住各種機會檢修,設備故障次數逐步減少。下一步,我們將緊盯投入產出效率、工序工藝銜接等關鍵環節,不斷提高管理水平。”盯指標、提效率、抓細節,這正是東鑫垣公司“千斤重擔人人挑,人人肩上有指標”的最好體現。
抓設備管理,穩定運行強基礎。自2023年8月份機構改革成立大維修以來,機電儀維運中心緊盯設備管理薄弱問題,在健全基礎制度,科學指導設備維護保養等常態化工作的同時,深挖設備運行質量深層次原因,通過規范工藝操作流程,強化“操檢結合”,精準調度、精準指揮、精準協調,堅決杜絕“野蠻操作”,設備泄漏量、運行率等指標穩定在標準以內,設備運行質量明顯改善。
抓市場管理,效益優先是前提。在日成本測算的基礎上,明確原料煤、煤焦油的指導價格,最優化采購。制定《產品全員銷售實施辦法》,激發全員營銷潛力,持續拓寬營銷覆蓋面,將業績與收入掛鉤,助力企業增收創效。為控制發電成本,結合面煤、焦面市場價格,找準面煤、煤泥、焦面及解吸氣摻燒最經濟運行配比,全面消除煤泥烘干設備缺陷,降低綜合能耗。充分發揮價格委員會作用,及時關注市場價格動態信息,建立了每日調研、收集、分析市場價格變化的工作機制,精準研判和把握市場動態。
今年,東鑫垣公司將持續以“治虧創效攻堅年”為主線,以開展“保生存、保穩定、保發展”大思考、大討論、大動員活動為推動,引導全員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,持續深入推進治虧創效工作,奮力實現年度治虧創效目標,為集團公司全面實現“十四五”“18765”發展目標貢獻更多東鑫垣力量。(吝峰偉 雷 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