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ndow of Wenyuan
文苑之窗
文藝作品
我的家鄉(xiāng)在陜北,那里有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。從南向北一路綿延,穿過此起彼伏的山脈,我們便能看見赤裸裸的黃土大地袒露在我們的面前。久別重逢之后會不由自主地向前撲去,一頭扎進大地的懷抱,像久違的親人一樣彼此感受著那份激動。
陜北多山。黃土高原上,連綿的山川被歲月的風雨打磨,被歷史的潮汐沖刷,裹挾著大大小小的河流,形成高高低低的峰巒和深深淺淺的溝壑。住在山里的人,抬頭是山,低頭是山,土山、石山、斷層山、褶皺山、丹霞山,應(yīng)有盡有。在美麗的陜北,廣袤的黃土高原上種植著谷子、玉米、糜子、土豆等數(shù)十種農(nóng)作物。人們自給自足,吃著五谷雜糧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耕耘著自己的土地。傳承數(shù)百年的男耕女織讓荒蕪的陜北大地生機勃勃,綠意盎然。
陜北人家的房子高高低低地建在山的某一處。山谷里、山腳下是好院址,山腰、崖畔也是好去處,甚至是山頂峰壁也不乏村莊院落。山與山之間,用一戶又一戶人家連接起來,看似遙遠,實則相通。山的每一種形狀、每一個特點,都被陜北人大度地容納,塑造了陜北人粗獷豪爽的脾性。
我的家鄉(xiāng)在陜北,那里是民歌的故鄉(xiāng),是信天游的故鄉(xiāng)。一曲曲高亢激昂的信天游,回蕩在高原的山峁溝壑。蒼涼粗獷,野性十足,充滿了實實在在的泥土氣息,也充滿了纏纏綿綿的浪漫氣息。那激情澎湃的歌聲里,飽含著陜北人厚實、敢愛敢恨情感。陜北人愛唱信天游,就像他們喜歡高原的山峁溝壑一樣,把一曲曲酸楚的信天游唱得淋漓盡致,把人間的情與愛表現(xiàn)得出神入化。
我的家鄉(xiāng)在陜北,那里北接內(nèi)蒙古,東臨山西,是游牧文化與農(nóng)耕文化結(jié)合的圣水寶地。這里有遍地的烏金,還有豐富的天然氣、石油,享譽全國的鎂礦,富饒的礦物質(zhì)資源,讓苦難的陜北在經(jīng)年累月的沉淀中迅速崛起。
我的家鄉(xiāng)在陜北,那里有幾千年歷史的石峁古城遺址,古城高家堡、沙漠淡水湖“紅堿淖”。享譽古今的趙匡胤故里,讓無數(shù)文物專家、科考人員帶著一種新的思考走進陜北大地,重新認識陜北、領(lǐng)會陜北、品味陜北。
陜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,這片土地上扎著我們的根,流淌著我們的血液。我愛陜北,愛這里的每一座高山、每一條河流、每一片土地,每一個人。(高玉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