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ndow of Wenyuan
文苑之窗
文藝作品
在苦難中開出永不凋謝的花
發布時間:2024-01-12     瀏覽量:541   分享到:
從前讀杜甫,印象是太苦。后來讀《活著》也太苦。杜甫的人生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,于平凡中努力開出花來。那余華的《活著》就如同一盞不滅明燈,在布滿荊棘的人生路上生長出信念。
我常常思考,人活著究竟為了什么?《活著》這本書告訴我,人活著不為了什么,只是為了“活著”本身。故事主人公福貴,一生面對數不盡的人生苦難,但依然為“活著”而努力著。他成為了一種意志、一種信念,一種沖破一切而勇敢活著的力量。
我想我們總會經歷生活的苦楚,陷入工作的憂愁,當精疲力盡、不堪重負時我們會痛苦、會抱怨,但我們總不會輕言放棄。就像書中的福貴一樣,即使一生飽受苦難,雖并非一無所有,但我們依然能在《活著》中感受到他的幸福和歡樂,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,自己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;還有和他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,所有的點點滴滴都化為他努力“活著”的證明。我想這是我對福貴的認識,也是對“活著”的理解。
正如那句“活著本身很艱難,延續生命就得艱難地活著,正因為異常艱難,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;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,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。”
一生很長,一生很短。珍惜我們該珍惜的,忍受我們必須忍受的,用堅韌擊垮磨難,用溫暖慰藉心靈。就像余華先生告訴我們的:“活著”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,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喊叫,也不是來自進攻,而是忍受,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,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苦難和平庸。就像被譽為詩圣的杜甫,一生飽經風霜,饑寒交迫,但卻從人生的苦難中,開出一朵永不凋謝的花,留給后人最溫暖的啟示。
所以,當你覺得人生很苦的時候,想要超脫苦難,感知活著的終極意義時,不妨讀一讀《活著》,或許能找到療愈的良藥,或許能找到屬于你的答案。(陳田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