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施工現場,有這么一支“隊伍”,無論在哪里,總是能看到他們匆匆的身影,一會在空冷島檢查儀表,一會在汽機本體接線,一會又在鍋爐房安裝控制柜,一會又在脫硫塔頂給電動執行器拆線。他們就是電廠的熱控儀表員,每一張樸實的笑臉,每一雙鬼斧神工的巧手,每一顆包容萬物的心胸,都值得在大檢修中留下濃濃的色彩。

王春光,班組里公認的實干家,只要一進入生產現場,那就是妥妥的“工作狂”,熱控專業的“扛把子”。大檢修剛一開始,他便一頭扎進檢修的“汪洋之中”,準備大干一場。不到一個星期時間,完成鍋爐房對空排汽電動門控制回路改造6臺,從控制箱安裝就位、電纜槽盒以及電纜敷設、門頭控制部分改造、接線、上電調試,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他辛勤的勞作,每天晚上加班已是家常便飯。書生氣的他,臉龐早已胡子拉碴,而他卻顧不上修修邊幅。熱控專業重在一個“細心”。鍋爐房返料器溫度更換是本次檢修項目之一,看似只是兩個普通的溫度測點,但卻承載著判斷返料器是否堵塞的重要使命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王春光說,“我們必須要在砌澆筑料以前把溫度計套管預埋到返料器里面,否則一旦澆筑料砌筑完畢,套管將無法預埋。”正因為有他這樣細思周密的考慮,才沒讓這項檢修項目留下遺憾。他就是這樣一個很負責人的人,熱控專業的主力股、技術股,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。

曹海峰,大家眼中的“老好人”,干起工作來一步一個腳印。在大檢修期間,沉著穩重,任勞任怨,再苦再累,從不抱怨。檢修期間生產現場環境復雜,光線暗淡,隨時可能會遇到腳手架,攔路的管道設備。空氣中常常彌漫著保溫棉的浮塵,扎、癢、熱、臟那都是常態;在汽機本體前箱貓著腰,趴在里面給儀表探頭拆線是常態,處理問題跑去爐頂又跑回來是常態,這些,他都早習以為常,樂此不疲。哪里需要他,他就往哪里去,沒有抱怨,沒有牢騷,為了完成檢修項目,他常常累的腰酸背疼,汗流浹背,為了進度他常常加班加點,義不容辭。他就是熱控專業 “最可愛的人”。

王選,熱控專業的“暖男”,陽光帥氣,操著一口濃濃的陜北音。從大檢修開始,他就決定不管現場條件多么惡劣,任務多么艱巨,都要與大家共進退,直至機組順利啟動運行。他和師傅們同甘共苦,一起挑大梁,核對圖紙、辦理工作票,打印電纜膠頭號,手腳麻利,聰明能干。在檢修施工中,總能想到出其不意的好主意,節約時間的同時簡化了繁瑣工序。為了順利完成檢修任務,他“流血流汗”也沒退縮過,在一次施工當中,給電纜頭開線,不小心一勾刀下去劃傷了左手,大家關心他讓請假休息一天,他卻笑著說,“檢修工期緊,人員少,這點小傷算不了什么。左手受傷了,還有右手嘛,照樣可以干活”。看似一句平淡的玩笑話,卻蘊含了滿滿的責任和擔當。勤勞奮斗的人總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,每一位熱控人都肩負著各自的使命。工期緊張沒有嚇倒他們,人員不足沒有累怕他們,任務繁重沒有壓垮他們,反而日夜勞作讓他們越戰越勇。他們奔著鍋爐點火去,向著汽機并網奮力沖,大檢修完成的目標也將離他們越來越近。